首页 | 学校主页
主页 -> 专家观点 -> 观点 -> 正文  
杨宜勇:高校智库如何服务好社会
供稿人:  时间:2019-01-11  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特别强调新型智库建设问题,而缺乏有影响力的智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短板。因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这既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各类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智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开始向着“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目标集中发力,致力于为中国智库建设引航开路、树立标杆,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方向和举措等方面,积极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高校智库占了六家,大约六分之一。

第一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共10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编译局,新华社,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第二类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共12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类是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只有1家: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第四类是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共2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初步规划,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要搞100家,大家呼吁可能搞到300家。你们可以努一下,先建设省级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然后再申请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试点不光是一年一千万,关键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智库的“美国模式”:立性、非营利性、特色化、现实性和简洁性是美国智库主要特点。其中,独立性是本质特征。它包括思想的独立、资金的独立和政治的独立。为保证智库专家研究的独立性,美国智库在机构设置上以政策研究为核心。资金的独立是指智库的研究不受到资金来源的影响,每家智库在接受资金捐赠时都力图保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不受资金来源的影响并努力使资金来源多元化。政治的独立是指美国智库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研究过程遵循客观、独立。虽然某些智库的研究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但大多数美国智库都力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受任何党派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美国,高校智库是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着力点。

智库的“苏联模式”:苏联的智库出现于苏共二十大之后即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反思国内经济 和政治现实,同时弥补当时的苏共领导层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认知严重不足,以苏联科学院为首建立了一系列智库机构。除了科学院体系内的智库,苏联共产党内也设立了一些分析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提升官方意识形态,使之适应新的世界水平和新时代的要求。苏联领导层利用这些党内智库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受当时历史的局限,苏共党内智库专家学者的主要职能是为苏共各种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进入俄罗斯时代,普京特别重视高校智库的作用。

智库的“中国模式”:要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思想市场,同时制定有效规制,形成智库思想市场“培育”与“规制”相辅相成的两翼,共同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思想创新与有效管理的机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和培育智库思想市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其做出有效规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智库思想市场。超越苏联模式,融合美国模式。在中国,地方高校是智慧人才汇集的地方,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社会是地方高校主要的功能之一。

当代中国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职责与使命,这就决定了未来时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与我国“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相协调,既要助力推进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贡献,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又要为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提供多方面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撑。特别是高校智库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忠于使命,敢于担当,充分发挥智库功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发挥更大作用。具体到咱们河南理工大学,就是要在中原崛起、安全中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4年3月20日,华侨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海丝研究院,并由校长贾益民兼任院长。该研究院下设三个中心,分别为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涵盖了“一带一路”最重要的领域。其开展的工作有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涉及“一带一路”有关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二是区域层面,研究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有如何对接台湾,和台湾一起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三是涉侨层面,研究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等。两年多来,华大海丝研究院主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和两岸四地经济论坛(澳门),参与主办首届国际丝路论坛(悉尼);承办了第八届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参加了“华侨华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亚洲研究论坛等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协办了“2015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设立了海丝研究发展基金,参与了泉州市、厦门市海丝战略行动方案的制定。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河南理工大学认真研究、充分借鉴、后来居上。

那么,高校智库究竟如何才能服务好社会呢?

一、发挥本校专业优势,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研究咨询机构。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不断深化细化;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也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细分有细分的好处,但是要避免盲人摸象;综合有综合的必要,但是要避免语言雷同。高校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到地方和部门的发展之中,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有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有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智库建设就是理论研究更加接地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突出;可以大有作为。推进理论创新、提供创新思想,是智库的核心职能所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国理政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理念、新判断、新概括、新观点、新思想,为研判形势、谋划战略、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理论或方法,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方法创新。

二、发挥本校地域优势,更好地服务周边发展

要围绕地方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高水平、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决策提供依据。学术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可以每月召开周边县委书记,县长,市委书记,市长的论坛,传统最新信息,收集最新问题。智库建设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充分挖掘需求侧诉求,才能更好地做到供需对接。校地关系的好坏,离不开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周边地区发展了,学校的声誉自然而然地会提高。要围绕“十三五”时期发展改革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按照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围绕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关切,提出真知灼见和切实管用的建议。

三、发挥调研基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学术研究

现在学校老师,拿了省级基金的课题或者国家基金的课题,发展调研不好开展。如果通过高校智库服务社会把地方的关系搞熟了,学术课题的调研自然也就很好解决了。要善于承接和提供社会服务。接受社会有关方面委托的咨询任务,承担各类咨询项目,开展第三方评估,提供智力服务。我们高校的科研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问题出发,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特别是要重视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的研究,善于谋划课题。另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求真务实。既要调查,又要研究,善于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四、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高校智库出思想、出成果与出人才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智库是培养、造就治国理政人才的重要阵地,可以通过交流轮岗,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人才。现在学生实习基地越来越不好找,因为你给别人带不来什么好处,别人怕你给他们添麻烦。现在高校智库服务好社会的课题做好了,人家觉得学校对于他们的发展有用,自然而然地会欢迎学校的学生去实习。高校的研究成果不能只追求洋洋大观的厚本子,那样的研究成果往往会被束之高阁。要从各个智库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一项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适时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其价值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或者由于时过境迁,派不上用场。要善于通过基地来推销。

五、发挥校友会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在校学生就业

校友是母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清华大学是我的本科母校,去年支出大约是120亿元,其中校友捐赠是20亿元。占到六分之一。校友会资源,不仅是募捐,而且学校老师可以给校友做事情,做课题。作为高校智库更好地服务校友,对校友的回报可能更大。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高校智库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外智库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河南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方案,推动中华文化、河南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杨宜勇,国家发改委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有关宏观经济、工程咨询、人口与就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太行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最近更新
我院研究员陈桃霞...[04/24]
太行发展研究院赴...[03/17]
乡村规划与设计研...[03/15]
我院学术委员会主...[03/14]
太行发展研究院召...[03/06]
我院两项智库研究...[02/26]
学校智库研究成果...[11/24]
我院研究员受邀参...[10/27]
我院研究员受邀参...[10/27]
我院研究员受邀参...[10/27]
我校太行发展研究...[09/01]
常务副院长郑广华...[09/01]
太行发展研究院组...[08/28]
太行发展研究院承...[08/26]
乡村规划与设计研...[07/29]
太行发展研究院谷...[07/04]
我校智库研究成果...[07/04]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06/29]
关于做好2023年度...[06/24]
河南农业大学乡村...[06/24]